標準羽毛球場地尺寸結構及標準比賽尺寸圖
前言:羽球運動為當今相當流行的運動,雖然球場場地不大,但每個球均被來回擊出相當多次,因而選手在球落地之前無法停住腳步休息,因此在單位時間內之激烈程度并不亞于籃球或足球,F行比賽,國際羽球總會規定必須在合乎規范的化學地墊上進行,但若為休閑或練習時,若采用彈性木質地板,對于腳的傷害將可降低。然而,羽球場地之規劃首應著重考量球員對于快速飛行的羽球是否在瞬間移動中依然看的清晰,墻面與天花板材質與色調應列為重點之一,其次球場范圍與高度是否確保有安全距離,以及照明設計是否產生眩光也是規劃要件,一般而言專用羽球場與綜合球場有其差異,專用球場較能符合球員的需求,綜合球場則無法滿足所有各項條件。所以專用羽球館可以采用側邊垂吊照明方式且墻面盡量不采光,最好是采用間接式反射光源或反射型燈具。但綜合球館若要進行羽球運動時,最頭痛的是直照光之影響,可將照具安排至邊線外側向場內投射,避免主運動方向的光源,較為理想。
一、乒乓球的起源
羽球源始于1840 年,英國駐印度普那的軍官,在酒瓶的軟木塞上插入羽毛當球,并嘗試用酒瓶把玩,當中幾個印度退役的軍官在1860年,于英格蘭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Badminton)一次的宴會中,以香檳的軟木塞上插入鵝羽毛當作球,并隔著宴會桌以拍來回對擊,廣受英國人所喜愛,此后迅速傳遍英國,并以此地伯明頓(Badminton)命名,1877年于英國出版第一本比賽規則。自從1992年正式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競賽種類后,羽球運動即廣于世界各國發展,目前技術水準較高的國家有中國、印尼、馬來西亞、韓國、丹麥、英國等幾個國家。
二、國際標準羽球場地標準規范:
表2.1.1 國際標準羽球場地規范表
場地標準
|
1.賽場面積(雙打): 1.1.長度:13.4m(含線) 1.2.寬度:6.1m(含線) 2.線寬:40mm(白或黃色)
|
2.線寬:40mm(白或黃色) |
3.周圍距離: 3.1.端線外:5m 3.2.邊線外:4m 3.3.兩個平行球場之間距至少2.0m |
4.全部面積(含外圍緩沖區): 4.1單一球場:20m×14m 4.2.二平行球場:20m×18.6m(每增加一球場+8.1m) 4.3.球場高度:12m(全區凈空間) |
5.照度需求: 5.1.一般休閑用:350Lux~700Lux 5.2.縣市級賽事:700Lux~1000Lux 5.3.國際比賽級賽事:1000Lux~1500Lux,如有轉播時需達1800Lux |
設施規范 |
1.網柱: 1.1.高度:1.55m(自地面算起,應置于雙打場地邊線上)、中間為1.524m |
2.球網: 2.1.寬度:0.76m 2.2.網目:15mm~20mm 2.3.球網中央高度應不低于1.52m,兩端應為1.55m,球網上緣應以76mm寬之白布雙褶包縫
|
表2.1.2 羽球各級比賽場地需求表
各級賽事空間表 |
|||
|
國際 |
縣市 |
鄉鎮、俱樂部 |
高度 |
12m |
9m |
9m |
場地全長 |
20m(含緩沖區) |
||
賽場區域(雙打場地) |
|||
長度 |
13.4m |
13.4m |
13.4m |
寬度 |
6.1m |
6.1m |
6.1m |
底線到墻至少) |
5m |
2.3m |
5m |
邊線到墻(至少) |
4 m |
2.2m~1.2m |
2.2m |
相鄰球場(至少) |
2.0m |
2.0m~0.9m |
0.9m |
全場最小尺寸 |
|||
一面單打場地 |
20m×14m |
20m×12m |
20m×10m(至少) |
二面場地 |
20m×18.6m |
20×18.6m |
18m×16m(至少) |
每增一面場地至少增加面積 |
+20m×8.1m |
+20m×8.1m |
+18m×7.0m(至少) |
三、場地設施注意要項:
(一)全場周邊與墻面之距離應符合安全尺寸,兩面場地間也應有安全尺寸。
(二)全場的上方之高度及燈具之安裝高度應符合規范。
(三)合適的深色背景色調,使羽球較清晰明顯,切勿使用白色墻面或花色。
(四)專用球場采用側邊垂吊照明方式照明,可避免眩光;若為綜合球場則燈具應自邊緣外側投射照明。
(五)照明燈具配置應依球場位置規劃,一般而言應在球場的上方之外圍安裝燈具。另燈光應在球場兩側,其設計必須能夠隨著球場方向設置并隨時調動(例如照點于東西向因比賽需求更改為南北向),且排列方式與羽球飛行的方向平行。
(六)燈光設計應避免閃爍設計。
(七)適當的通風與空調設計,避免對羽球之飛行產生干擾。
(八)避免羽球被掛在屋頂結構體或墻壁上緣,避免擊球區中之結構體影響球之飛行。
(九)不滑的地板,不論采用何種材質均應保持其止滑性。
(十)國際比賽時,賽場區一律規定舖設化學材質地墊。若為綜合性球場,一般采用彈性木質地板、合成橡膠或PU 材質,應避免采用水泥或磨石子面材。
(十一)底線背后應儘量不采光,如有必要時,應采用間接式光源。通風方式以屋頂抽風較不影響羽球之飛行,若采用百葉窗方式通風,也應考量安裝位置與顏色。墻面避免采用白色或淺色,顏色越是均勻一致越好,有關壁燈或緊急照明燈,也要安排適當的位置,避免干擾球員視覺。
(十二)羽球場地線寬一律40mm,通常采用白色線條。
(十叁)一般較正式之比賽,都在較大型綜合體育館舉行,因此需要舖設專用地墊。羽球專用地墊采用PVC 或橡膠類等化學材質,舖設面積必需舖滿所規定的賽場區域,也就是說,其涵蓋面應包括規定之緩沖區。
(十四)為了讓選手測試球的飛行落點可在球場角落位于單打邊線上,離底線0.53m 及0.95m 處,各劃上40mm×40mm的記號。
(十五)視線員座椅一般要求設在底線后方,最好有兩排座椅的空間(20m 外再加2m 即為22m,兩端都設座椅時則為20m+4m=24m)。
(十六)若為俱樂部或羽球專用場建議采用木質地板,如遇大型比賽時,則鋪地墊,可減低受傷機率。
(十七)羽球裁判椅應與網柱同高(1.55m)。
- 上一篇:大羅中國足校開張在即:計劃30所 將與俞敏洪合作 2015/11/17
- 下一篇:湛江塘綴中心小學環保硅PU籃球場完成建設 2015/11/12